北京马驹桥中医医院

北京马驹桥中医医院是一所经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集医疗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。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,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单位

[详细介绍]

资质荣誉 专家团队 来院路线

惠民之声


我院根据周边社区居民构成的实际情况,针对马驹桥地区外来人口流动人员多、无北京市医保患者多这一特殊状... [详细介绍]

骨伤科简介

   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、筋骨、气血、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。在古代属"折疡"、"金镞"等范畴。历史上本科有"金疡"、"接骨"、"正骨"、"伤科"等不同称谓。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,是在我国各族人民与外伤疾患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,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,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,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一、特点
相对于西医骨科,具有下面特点:
1.功能复位,相对于“解剖复位”,更强调功能上尽量接近伤前标准。
2.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,成本相对低廉,器械不是特别昂贵,对医生要求很高。
3.“动静结合”,注重功能康复。
二、历史
从我国医学分科的演变,可以看出中医骨伤科发生和发展的变化。
在周代,医学分为四门:食医(营养医)、疾医(内科)、疡医(外科)和兽医。疡医又分为:肿疡、溃疡、金疡和折疡,而骨伤科就直接包含后两疡,同时前两疡(肿疡、溃疡)中如骨肿瘤和骨的慢性感染与骨伤科也是有关系的,看来古代的疡医主要是指骨伤科了。
隋代太医署曾将骨伤科的治疗和教学任务一度归于按摩科中,并一直延续至唐代,说明骨伤科已首次升入太医院的教学殿堂。
宋代分为九科,其中疮肿兼折疡和金镞兼书禁二科系属于骨伤科范畴。
元代十三科有正骨兼金镞科。
明代十一科中将接骨科改为正骨科,而除去金镞。
清代为分为正骨科和伤科。
民国后,南方称伤骨科,北方称骨伤科。新中国成立后,直至近十几年才统称为骨伤科。
三、相关著作
《五十二病方》描述了“伤痉”临床表现,是破伤风最早记载;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,是水银用于外伤科最早记载。
《肘后救卒方》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手法;记载用竹夹板固定。
《诸病源候论》提出清创四要:清创要早,清创要彻底,要正确分层缝合,要正确包扎。
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。
《世医得效方》记载了悬吊复位法用于治疗脊柱骨折。
新中国成立后,中医骨伤科学方面教学及经验著作大量涌现。
四、两者关系
    从起源看,根据文字及古物研究,骨伤科起源可能先于其它医学学科,长时期的医疗实践也为骨伤科形成和独立创造了条件,为骨伤科理论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但从分类来看,中医骨伤科仍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不过与其他内、外、妇、儿相比较,更具有其相对独立性。
因此,中医骨伤科学隶属于中医药学,属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,受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和约束。但无论在病因病机上、辩证施治上,又有其特殊性。有是一门独立性很强的医学分支。
五、理论
病因病机
病因病机隶属中医药学病因病机学说,包括阴阳、气血、藏象、皮肉筋骨、经络病机等。
六、诊断
辩证诊断:“望、闻、问、切、动、量”六诊和一些特殊诊断。
影像学检查:X线检查、CT、核磁共振、同位素骨扫描和超声检查。
电生理检查。
实验室检查。
其他检查等。
七、治法治则
中医骨伤四大治疗方法:复位、固定、药物、功能锻炼。
建国后提出:“动静结合、筋骨并重、内外兼治、医患合作”四原则。
手法:手法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。
正骨八法:“摸、接、端、提、推、拿、按、摩”。
新正骨八法:“手摸心会”、“拔神牵引”、“旋转屈伸”、“提按端挤”、“摇摆触碰”、“夹击分骨”、“折顶回旋”、“按摩推拿”。
固定: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。
药物: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。一般患者可内服中成药辅助治疗,帮助骨伤快速恢复,修正颈腰康胶囊在治疗骨伤方面效果十分显著,为纯中药制剂,有舒筋通络,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的功效,并且其成分中的骨碎补,从根本入手补肾强骨,疗伤止痛,使该药对骨折的效果更加明显。
导引和功能锻炼:中医骨伤特色其中之一。
手术疗法:不像很多人误解的那样,中医骨伤也有手术治疗。
八、现状展望
作为中医学科一个分支,中医骨伤科学也正处于在历史中发展的关键时期,理论需要突破和更新以更加适应社会需要,需要得到社会人民的关心和认可,本身也需要认清自己优缺点以正确定位在医药体系中的位置,可以说,中医骨伤科学在曲折中发展。然而,当今我国正掀起一个全民关心中医健康知识的热潮,政府也加大对中医扶持,人民对中医信任逐渐增加,可以预见,中医骨伤科学会做出重大突破,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,为促进祖国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。

医院概况 | 医院新闻 | 医院专家 | 医疗设备 | 诊疗技术 | 咨询QQ | 在线挂号 | 来院路线

北京马驹桥中医医院 妇科 人流 减肥 体检 中医骨科 中医内科 中医理疗

版权所有©北京马驹桥中医医院
地址:中国.北京.通州区马驹桥镇新海东路11号楼102
咨询热线:010-56877595
Email:bjzhongyiyuan@qq.com
备案号: 京ICP备17001755号-1
数字四方::网站建设::技术支持 .
浮动说明
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客户服务